[幼女小阴唇黏连的诊治与分析] 女宝宝小阴唇黏连

来源:新加坡移民 发布时间:2019-04-20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幼女小阴唇黏连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以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积极预防。方法 总结分析50例小阴唇黏连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愈合情况。结果 诊断明确后,采取手法分离或探针分离法,分离后创面涂红霉素软膏加少量雌激素软膏,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全部治愈。结论 幼女外阴阴道炎症长期刺激可致小阴唇黏连,普及对该病的认识,及早发现确诊以及正确的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关键词] 幼女小阴唇,黏连; 外阴阴道炎; 手法分离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067-01
  
  幼女小阴唇黏连临床比较常见,儿科、妇科门诊均有就诊者,主要发病于5岁以下的幼女,临床上大多儿科和妇科大夫能明确诊断,给予正确治疗,取得理想的效果。现将笔者经治的50例幼女小阴唇黏连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及愈合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至2009年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50例幼
  女小阴唇黏连患儿,最小8个月,最大5岁。
  1.2 症状体征 排尿异常及排尿困难为主要原因。排尿异常主要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方向改变,向上、向下或分叉或尿不成线。排尿困难者,排尿时用力、哭闹。患儿一般都有外阴阴道炎病史,表现外阴红肿,分泌物多,偶有患儿因疼痛而用手抓挠,部分由家长清洁外阴时发现异常而就诊。检查时均发现两侧小阴唇黏连在一起,中间有一条半透明带,膜状,看不到尿道及阴道口,或黏连的上下方各有一裂隙,尿自裂隙中排出。外阴及肛门红肿,可有白带样分泌物或搔抓痕迹。
  1.3 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不难诊断,患儿家长应仔细回忆,准确描述病史,经验不足者可请经验丰富的妇科专家会诊,不可盲目推断,摆正患儿体位,认真检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1.4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即行黏连分离术:(1)手法分离。一般黏
  连轻者,先采用手法分离。患儿多不配合,可由家长及助手摆正患儿为强迫膀胱截石位,5%碘伏棉球消炎外阴皮肤,丁卡因棉棒夹持在患儿外侧,保留3 min后,术者两个大拇指对称在小阴唇外侧,缓慢向外向下轻轻按压使黏连分离,黏连轻者即会分开。如果黏连比较紧,难以分离的话,可以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倍美力软膏)涂抹10~14天,使局部上皮增生黏连会自行分离,一般不主张手术,因手术导致的创伤,易导致局部再次发生黏连。如长期不愈和可换用抗生素软膏涂抹[1]。(2)探针分离法。黏连较严重,手法分离困难及雌激素治疗不分离者,即采用探针分离法。因黏连时间长,面积大者,只在阴蒂下方或会阴后联合处有一小孔,故宜采用探针分离法。可用比妇科宫腔探针细一些的不锈钢细针或直径2-3mm钢丝高温高压消毒后,从未黏连处插入,沿透亮带酌情分离黏连部位,使尿道口与阴道口完全暴露。如黏连面积较大,可分次分离,注意操作要适度,以免损伤过度而造成再次黏连。
  2 结果
  50例患儿均成功分离,30例手法分离成功,19例探针分离成功,1例雌激素治疗后自然分离。1周后复查创面愈合好,表面光滑,无再黏连发生,1个月后复查均无异常表现,效果满意。
  3 讨论
  3.1 病因 幼女小阴唇黏连主要是由于幼女外阴阴道炎长期刺激而导致的,而幼女外阴阴道炎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由于婴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易发生炎症:(1)婴幼儿解剖特点为外阴发育不完善,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细菌容易侵入。(2)婴幼儿的阴道环境与常人不同,新生儿出生后2-3周,母体来源地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薄,糖尿少,pH值上升至6-8,乳杆菌为非优势菌,抵抗力低,易受其他细菌感染,外阴损伤或蛲虫感染均可引起炎症。(3)阴道内发异物,婴幼儿好奇在阴道内放置异物,造成感染,使分泌物增多,呈脓血性并有恶臭,久而久之,阴道黏膜形成溃疡或炎症引起肉芽组织增生,分泌物长期刺激外阴,造成小阴唇黏连[2]。
  3.2 诊断 根据家长的病史描述,临床表现和体征,诊断幼女小阴唇黏连一般可以明确:患儿大多数有外阴阴道炎病史,有排尿异常,尿流细,向上、向下或分叉或尿不成线、点滴状,排尿困难者,排尿时用力哭闹不安,用手搔抓外阴,体格检查要视野充足,强迫膀胱截石位见患儿两侧小阴唇黏连在一起,中间有一条半透明带,膜状,看不到尿道口及阴道口,或黏连的上下方各有一裂隙,尿自裂隙中排出,外阴及肛门红肿,可有白带样分泌物或搔抓痕迹,但特别应与外阴生殖道畸形相区别。
  3.3 治疗 诊断明确后要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早期治疗。采用手法分离,局部浸润麻醉,婴幼儿痛苦小,治疗时间短,恢复快。探针分离法,一定要固定好患儿,强迫膀胱截石位,术者要经验丰富操作准确,力度适中,动作轻柔,以免造成副损伤,术中、术后及时充足涂擦抗生素软膏,大小便后清洗彻底,以防创面感染或再次黏连。
  3.4 预防 明确了幼女小阴唇黏连的原因,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预防及治疗婴幼儿外阴阴道炎非常重要。幼儿外阴阴道炎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等,目前淋球奈瑟菌、滴虫性白假丝酵母菌也成为常见病原体。病原体常通过患病母亲的手、衣物、毛巾、浴盆等间接传播,因此应加强准妈妈及婴幼儿母亲的卫生宣教,家长及幼儿应分盆清洗,防止交叉感染,幼儿尽量不穿开裆裤,使用通透气好的尿裤,减少感染机会,保存良好卫生习惯,勤晒被褥,勤洗内裤,保持外阴干燥、清洁,减少摩擦,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避免小阴唇黏连。
  参考文献
  [1]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1.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

推荐访问:幼女 诊治 小阴唇 分析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一篇:物流信息系统试卷【浅谈医院信息系统】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