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心理健康论文1500 也看国外如何关注职工心理健康

来源:新西兰移民 发布时间:2019-10-01 点击:

  编者按:“富士康员工多连跳事件”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媒体称其为“精神层面上的血汗工厂”。员工心理不健康不仅会引起跳楼等自杀事故,还会降低工作效率,企业付出的成本可能比人才流失还大。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出台了各种措施,那么对此国外又是怎么做的呢?
  
  美国:多举措帮助员工减压
  
  在美国人的常规意识里,工作和生活是绝对分开的,个人生活不应被工作打扰。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竞争加剧,为了保住工作,很多美国人开始加大工作强度,到点不下班或周末加班越来越普遍,这也使得减压和过劳死这样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老板开始意识到,要想让员工踏实尽心地工作,提高工资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帮他们减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据报道,很多美国公司都有心理热线和法律热线,员工有问题的时候,即使是一些私人问题,也可以随时寻求帮助,而且绝对保密。硅谷的很多公司会主动安排活动,让员工感到在这里上班很愉快。比如思科公司总裁每月安排一次早餐会议与员工沟通。Intuit公司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员工社交时间,夏季还会组织烤肉聚餐和海滩娱乐活动。雅虎公司则在公司内提供按摩、剪发、洗车、换机油、看牙等服务。
  同时美国一些公司还提倡员工休假。调查显示,过去许多美国人通常选择放弃度假或部分放弃度假,但现在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持“该休假时就休假”态度的人越来越多。
  佛罗里达州的招聘服务公司――人力资本服务公司执行主任彭尼・莫雷表示:“大企业认识到,度假对保持雇员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至关重要,他们现在开始鼓励员工把该休的假都休完。”此外,一些小公司还主动增加员工的度假时间,以此吸引最优秀的员工加入公司团队。越来越多的招聘广告打出了度假牌,这标志着公司有意强调重视员工的度假。据调查,美国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平稳增长,欧洲慢性病疾病的患病率增长缓慢,而亚洲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则高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欧洲人是全球的休假大王,美国人和加拿大人的假期天数远落在欧洲人后面。近日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指出,定期度假对于健康确有好处,因为人们能够在假期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解压。由心理学家吉哈德・布拉斯奇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是在对一家铝制器件生产厂的53名员工进行测试和调查之后得出上述结论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工人在经过两周的休假之后,身体素质在后来的5个星期之内都一直保持不错的状态。而且,假期还改善了员工的睡眠质量,心情也因此而变得更畅快。
  比起这些措施,美国公司给员工减压的最“终极”办法就是弹性工作制度。这种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很多公司,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公司为了让员工既完成工作又能安排好生活,在保证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确定上班时间。在惠氏公司下属的一家药品研发机构,有的员工为避开交通高峰时间,每天从早晨7点干到下午4点:有的员工因为每周的某天下午要带孩子上学习班,其他日子就多工作一会儿:一位叫苏珊的员工因为离公司比较远,可以一周工作4天,每天多干两小时。还有一些公司更进一步,连上班总时间也不规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记者的朋友杰西在一家大公司任金融分析师,工作量很大,但老板只需要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对上班时间没有严格要求,很多工作可以在家完成,这让杰西很满意。2004年的统计显示,全美有28.1%的男性和26.7%的女性员工享有弹性工作待遇。美国著名保险公司丘博集团董事长兼CEO芬尼根认为,弹性工作制度不仅是福利,也是增进生产力的有效工具。
  
  欧洲:立法要求公司向员工提供健康及心理支持
  
  欧洲的“为员工减压”运动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80年代后在英、法、德等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欧洲,95%的大公司和85%的中小企业向员工提供减压帮助,每年的总花费大约是800亿欧元。近年来,欧盟及各成员国制定了《健康与安全工作法》等法规,要求公司向员工提供健康及心理支持,不采取措施的公司还要罚款。前不久,德国政府向一家未给医护人员做好减压措施的医院发出强制执行通知书,下令评估600多名员工的压力水平并推行减压计划,否则将提出控诉。
  付出就有回报。宝马等公司的调查表明,企业在员工减压方面每进行1欧元的投资,得到的回报平均为3~16欧元。记者了解到,欧洲企业为员工减压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环境放松型。典型的如受到欧盟资助的“让健康植物走入办公室运动”。挪威一家医院的研究表明,办公室引入健康植物后,病假减少了一半。
  二是心理减压型。在英国电信集团,员工有心理困惑可以拨打公司的免费咨询电话,由心理专家给予解答。瑞士不少企业针对新员工容易因人际交往产生焦虑情绪,专门开办培训班,帮助新员工顺利适应新环境。
  三是福利享受型。欧洲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员工提供按摩、瑜伽等减压服务,以达到让员工心情愉快,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许多企业都说,让员工快乐上班,是留住人才的好方法。
  四是“放纵发泄”型。欧洲大多数企业和公共机构的员工上班可吃零食。奥尔瓦德教授认为,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能消除内心的压力,转移人对紧张和焦虑的注意。另外,奔驰等公司建了很多俱乐部、健身房,让员工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发泄放松”的场所。
  
  日本:重视员工心理 提供心理咨询
  
  “过劳死”的概念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日本专家提出的。四五年前开始,随着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日本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达到了顶峰。
  2001年,日本劳务省认定有143人“过劳死”。这是日本过劳死“突飞猛进”的一年,此后,日本政府开始修改过劳死标准。如从前只调查死亡之前一个星期内的工作状况,现在改为调查6个月内的情况以掌握“疲劳积蓄度”;从前身患慢性心血管病者突然死亡都被认为“身体条件不好”,现在若发病前曾长时间加班,即属过劳死。同时,政府还制定了加班时间与疾患关系图:每月加班45小时以内对身体有轻微影响,超过100小时影响就很大了。
  以上政策出台后,日本公司都开始为减少和根除过劳死出招。主要的办法有:1.严格控制加班时间;2.配备心理医生,让员工随时进行咨询;3.增加福利运动设施,修建游泳池、网球室等;4.定期给员工做健康检查,以前都是身体检查,如今加上了心理健康检查;5.部门主管要掌握员工的体检结果,与医生保持联系,调节员工工作量;6.若有烦恼,员工或家属可以去“防止过劳死中心”咨询。这种机构遍布日本。
  其实,员工心理不健康会降低工作效率,企业付出的成本可能比人才流失还大。早在1998年,富士公司就请企业专属医师对公司员工(1.5万人)个别面谈,每人每年至少一次,由医师给予建议。不过,该公司认为,一年一次的面谈还不足以避免管理风险,因此公司决定将进一步实施新的措施,密切注意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
  富士公司已对4000名主管分批开设心理健康研习讲座,由企业专属医师说明工作过度与压力的关系、忧郁症的特征等。从2003年起,还教导员工察觉自身身心异常的有效方法,并要求主管能确定掌握部属的健康状况。
  日本全国防止过劳死中心理事长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卖命”已不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现在的日本人都希望在轻松、和睦的环境中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除了在员工有烦恼时提供咨询,还要求主管平时注意部属的心理状况,并定期实施心理诊疗。
  
  (编辑 游振云)

推荐访问:也看 心理健康 职工 国外
上一篇:中国烟盒:诱惑了谁,欺骗了谁:中国烟盒包装太漂亮
下一篇:【总局:安全事故逃匿或瞒报将从重处罚】瞒报安全事故刑事责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