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欲双赢 营谐长寿(一)] 修杰谐

来源:新西兰移民 发布时间:2019-04-09 点击:

  公元259年,稽康完成《养生论》之后,亦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写了《难养生论》(简称《诘难》),对《养生论》中的有关论述提出质疑。对面质疑,稽康又写了《答难养生论》(简称《答难》),针对质疑的有关问题,给予了详实的解答和有力地反驳。
  文中,作者坚持《养生论》的观点,以为嗜欲是非道之正,由滥接外物而发,是智慧偏用、内心失衡的产物,强调摒除嗜欲,才能实现健康、财富的双赢。对待富贵的看法;作者认为,内心充实是最大的富贵,恶意追求富贵是伤身致命的祸根,主要勤劳致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解答上药与五谷养生时,作者阐明了自己重视上药养生的同时,并没有排除五谷的养生作用。在对待长寿的问题上,仍坚持“导养得理,以尽性命”的观点,要求人们慎重对待前人的记载和传说,倡导营造和谐长寿的养生环境。最后总结了养生五难,点明了难在不能“抑欲专心”这个主题上。
  二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嗜欲的看法上,即是否承认人们在礼法道义的约束下谋求荣华富贵、享受美味声色的合理性,作者持否定态度,将追求嗜欲视为劳神伤身及至致命的祸根,从而揭示了礼法道义对嗜欲约束的虚伪,也反映了他“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贯主张。全文洋洋洒洒,四千余字,文思舒展,行文流畅,比喻贴切,语言隽永,充分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雄辩能力。本文就《答难》中对《诘难》质疑的五个有关问题做以下解读,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点评、指正。
  
  一、对嗜欲的认识
  
  《诘难》认为:“嗜欲好荣恶辱,好逸恶劳,皆生于自然。”果真是这样吗?且不说稽康的态度,单就“嗜欲”讲是指贪图官能方面的种种享受的不良欲望。“官能”指生物器官的生理功能,这是泛指人为贪图享受的不良欲望。这些解释明确指出了“嗜欲”是一种不正道的东西,怎能说它是“皆生于自然呢?”再从内容上看,“好荣恶辱”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好逸恶劳”是贪图舒适厌恶劳动的懒惰思想,二者皆属思想认识领域的负面产物,绝不能和“嗜欲”划等号。《诘难》用这样的内容给嗜欲定性,目的是把嗜欲和“二好二恶”等同起来,混淆两者的界限,给嗜欲披上礼法道义的外衣。淡化人们对它的认识,放松对它的警惕,从而为封建统治的合法化制造舆论。嵇康则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批驳。
  1.嗜欲为非道之正文中说:“夫嗜欲虽出于人,而非道之正,犹木之有蝎,虽木所生,而非木之所宜也。故蝎盛则木朽,欲盛则身枯”。这是在说,不正当的嗜好欲望好比树林之中的蝎虫,对人对树都是有害的。而且蝎虫多了树木就会朽败,嗜欲多了身体就会枯亡。这些论述和比喻,说明了嗜欲是万恶之源,是违法犯罪的祸根。它像毒瘤一样,侵害着人们的体肤,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从而否定了向秀“好荣恶辱,好逸恶劳”的说法。
  2.嗜欲由滥接外物而发文中说:“所以贵智而尚动者,以其能益生而厚身也。然欲动则悔吝生,智行则前识立;前识立则志开而物遂,悔吝生则患积而身危。二者不藏之于内而接于外,只足以灾身,非所以厚生也”。这是在说,看重智慧并且崇尚行动,是因为二者能有益身体和生命。嗜欲萌动便会产生祸患,智慧初行则先见之明便会确立,先见之明的确立便会使心志纵放而外物遂意,祸患的积累就会殃及身体。这是因为智慧、欲望不深藏于内却滥交于外物,因此,危害身体,无益生命。这些论述,首先看重分析了嗜欲的产生是由于“不藏于内”、“接于外”所致。这里的“不藏之于内”是隐藏在内没有表现出来。既然成为嗜欲,是不可能藏之于内的,早晚是要表现出来的,即是不表现,也是暂时的。第二,所谓“滥接外物”泛指对外界事物的广泛联系。“滥接”主要是指对金钱、财物无休止的攫取。第三,要看清“嗜欲”和“智慧”的相互关系。这里的“智慧”是“思维”之意,即指人的思想而言,智慧占主导地位,“嗜欲”受“智慧”的支配。正确的思想占上风,是不会形成嗜欲的,即使它萌芽,智慧也会加以克制,藏之于内。反之,错误思想占上风,“接于外”形成罪恶的“嗜欲”。这里主要论述了嗜欲形成的外因。
  3.嗜欲由内心不充实而生既然嗜欲是非道之正,由滥接外物而发,那么,为什么柳下惠三次被贬为庶人而意志不衰退,楚子文三次升任令尹高官而不居高自傲呢?文中做了这样的论述:“故世之难得者,非财也,非荣也,患意之不足耳!意足者,虽耦(oǔ)耕田川(zhèn田边水沟)亩,被褐啜菽,莫不相得;不足者,虽养以天下,委以万物,犹不惬然。”这是在说,世间最难得的不是财富,也不是荣华,而是内心的不充实。内心充实的人,种田吃粗粮、穿布衣,感到很满足;内心不充实的人,即是用天下财物供养自己,仍感到不满足。可见,内心的充实与不充实决定着满足与不满足。那么,内心充实与否又如何来体现呢?文中在注脚中这样说:“足者不须外,不足者无外之不须也。无不须,故无往而不乏;无所须,故无适而不足”。这是说,内心充实的人,不依赖身外之物;内心不充实的人,没有不依赖身外之物的。依赖外物的人,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感到匮乏;不依赖外物的人,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感到满足。这个注脚,反映了内心充实与否的两种心态。而这两种心态的深层面又涉及到每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定位。应该说,一个内心充实,思想品德高尚的人,运用智慧时,能顾全大局,一心为公,能站在为国为民的高度,面对外物诱惑,不为钱财所动心,不为酒色所忘形,不为权势所丧志,把归宿点落实到为国争光、为民谋利这个层面上。这种人的内心,任何时候都是充实的。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顺境、逆境,都诚实守信,竞竞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相反,极端自私、品德低下的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论点说明了嗜欲形成的内因。
  4.嗜欲由智慧偏用而起《答难》说:“不虑而欲,性之动也;识而有感,智之用也。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无余;智用者,从感而求,倦而不己。故世之所患,祸之所由,常在于智用,不在于性动”。这是在说,一般不经过思考而产生欲望,这是人们本能的冲动;经过思考而产生感情,这是人们智慧的运用。本性冲动的人,遇物满足后便无所求;运用智慧的人,不断追求新知,身体疲倦也不停止。社会上担心,大灾大祸的根由,常常决定于智慧的运用,不在于性的冲动。这段论述,划清了本能和嗜欲的界限;强调了在处理重大问题时,需要智慧参与和决策。文中讲的“常在于智用”指运用智慧。与上句“故世之所患,祸之所由”;连起来看,显然是针对智慧的偏用而言。这是因为,运用智慧的过程,也是大脑思维的过程,大脑思维的正确与否,又是决定智慧是否偏用。按照常理,大多数人都能正确运用智慧,在各自工作、学习的岗位上勤奋劳动、创造财富,编织着美好生活和幸福的未来。只有极个别人,由于智慧的偏用,走上邪路,这也解释了一些人为什么知法犯罪的原因。
  因此,要想把智慧用在正道上,必须强调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正确思想、行为规范运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去,把广大人民的智慧凝聚在富国强民的伟大旗帜下,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这些论述说明了嗜欲形成的内因。
  《答难》非常重视智慧在养生中的作用,文中赞扬了古人:“知酒肉为甘鸩,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的淡泊名利,不滥接于物的高尚品德;褒奖了他们“知正其身,不营于外”、“背其所害,向其所吉”的廉洁风范。在论述智慧与生命的关系时还说:“故智之为美,美其益生而不羡;生之为贵,贵其乐和而不交,岂可疾智而轻生,勤欲而贱生哉”。这是在说,智慧是美好的,好在它有益生命而不谋求过分;生命之所以是可贵的,贵在安乐和谐而不滥交外物,哪能够运用智慧去轻视、放纵和贱薄生命呢?这些朴实的语言,是对智慧的赞美,又是对安乐和谐的认同,是对偏用智慧的黄牌警告,又是对摒除嗜欲实现双赢的祈盼。实质上,是对向秀“嗜欲皆生于自然”的驳斥。(待续)

推荐访问:长寿 双赢
上一篇:【“二老”的长寿之道】最简单的长寿之道
下一篇: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 [夸奖是生活的巧克力]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