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矫正术多少钱【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36例疗效分析】

来源:加拿大移民 发布时间:2019-04-23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式的改良及手术疗效。方法 3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改良术式。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均达到良好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形术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鼻内窥镜; 鼻中隔矫形术
  [中图分类号] R322.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85-01
  
  自2002年我科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以来,鼻腔及鼻窦的大部分手术逐渐转为在鼻内镜下进行,随着技术的熟练,我科自2006年11月~2009年6月在鼻内镜下对鼻中隔矫正术术式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统计可随访的病例36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32.2岁,病程1-30年,平均3.6年。临床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1]、鼻内异物感、嗅觉障碍、鼻涕反流、咳嗽。依据鼻轴位加冠状位CT扫描而将鼻中隔偏曲部位查看清楚。患者均按术前常规要求与检查,且排除其他对鼻中隔偏曲产生症状有干扰的病例。
  1.2 手术原则
  鼻内镜下剥离鼻中隔双侧黏骨膜,暴露偏曲部位,先整体观察,再重整骨架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软骨及骨质的去除。
  1.3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0°鼻内镜下采用1%地卡因肾上腺素液浸棉片表面麻醉及1%利多卡因液黏骨膜下浸润麻醉。鼻中隔双侧多点注射及嵴/棘突周围浸润,进针时针尖斜面向中隔侧,注入少许药物形成黏骨膜下丘包后,此时针尖轻微上下晃动,均有利于麻醉药物在黏骨膜下扩散及剥离。采用四方软骨前缘皮肤切口,锐性切开四方软骨前缘,分别在鼻中隔双侧黏骨膜下分离后,用中隔固定鼻镜撑开,充分显露偏曲部分。对偏曲的软骨可做条形切除,对骨性偏曲部分先用下鼻甲剪在筛骨垂直板最高处与鼻梁平行由前向后剪断,再用鼻中隔咬骨钳分次咬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及犁骨。骨嵴或骨棘在未完全分离起附在棘或嵴最尖锐处粘骨膜时,可先分离对侧的粘骨膜,使棘或嵴大部分暴露后用小凿凿断其基底部。再分离最尖锐处。复位骨质及双侧黏骨膜至观察到鼻中隔双侧平直即可。切口间断缝合,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压迫止血,固定。术后按常规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治疗。48h后取出填塞物,6~7d拆除缝线。定期复诊,换药。
  2 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部分病例至今。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情况:治愈32例,治愈率88.9%;好转4例,好转率11.1%。合并下鼻甲肥大28例而同期行下鼻甲成形术,其中3例在15~30 d发生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2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均分离后痊愈。无1例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鼻背下陷、脑脊液鼻漏、呼吸时鼻中隔摆动、黏膜皱折、鼻尖下移、外鼻变形等并发症。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导致单侧或双侧鼻腔狭窄、鼻腔阻塞、呼吸时气流动力学发生改变,鼻腔分泌物因呼吸时空气紊流而在局部聚集,故容易并发感染,继而导致鼻黏膜肿胀,鼻窦口阻塞,从而产生鼻窦炎,是其发生和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肿胀的黏膜之间互相挤压刺激神经而产生头痛、异物感。有学者报道鼻中隔偏曲是过敏性鼻炎的易患因素之一。所以对偏曲的鼻中隔进行矫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形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明视下操作,不需要特殊的手术器械,视野清楚,操作准确,损伤轻,病人痛苦少;②可与下鼻甲成形术以及鼻窦炎手术一期完成,不需要改变病人体位和二期手术[2];③可直接处理鼻中隔偏曲的部位,手术时间短;④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往往过多地切除四方软骨和骨质,因惧怕出现塌鼻或脑脊液鼻漏而对高位及后段偏曲矫正不满意;⑤中隔前缘的皮肤切口不损伤黏膜,不易分破,方便缝合、拆线,撑开时张力好,黏膜不会撕裂,很少在切口局部产生鼻痂;⑥中隔骨质去除少,损伤小,不仅适用于成人,在青少年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也可以试行;⑦四方软骨的保留不会改变鼻尖的高度,也不易形成鼻中隔穿孔,术后鼻中隔形态好,无黏膜皱折及呼吸时局部黏膜扇动的发生。⑧鼻背鼻顶的骨质不会触动,可以避免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的发生。[3]
  改良鼻内镜下鼻中隔矫形术同样需要术后随访,特别是合并下鼻甲肥大而行下鼻甲成形术的患者,在术后15~30 d内需防止下鼻甲与鼻中隔相粘连。平面视觉,立体感欠强,大部分时间需单手操作器械,需要较熟练的鼻内镜操作技巧是该术式的难点。随着鼻内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该术式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8-140.
  [2] 王荣光,许庚.鼻内窥镜手术图解[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52-57.
  [3] 王荣光.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453.

推荐访问:鼻中隔 改良 疗效 分析
上一篇:手法复位治疗尺桡骨双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研究|桡骨骨折手法复位图解
下一篇:涂阳肺结核病例1237例化疗效果分析|肺结核病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