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物钟不止24小时] 24小时人体生物钟

来源:美国移民 发布时间:2019-06-12 点击:

  当时针转过两圈,24小时过去的时候,不要以为一天已经结束。按照一些科学家的看法,这个时候,在你大脑的生物时钟里,还有多出来的1个小时没用完呢。   根据地球的自转周期,我们过着一天24小时的生活,但我们大脑的生物时钟里,一天却有25个小时。按照这样的周期,我们起床、入睡的时间应当以每天1小时的速度后延,而且总有一些时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昼伏夜出”。
  但真实生活中,人们总能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是跨越了时区,人们也能快速自我调节,适应时差。因为大脑内的视交叉上核总会不断地把“走慢”了的大脑时钟拨快到24小时。
  在被称为“生命中枢”的下丘脑上,视交叉上核与主管食欲、性欲、感情的神经中枢挤在一起,在它不足1平方毫米的区域中,超过1万个神经元不断接受来自体内外的信息,并向其他器官的小生物钟发出信号。
  视交叉上核对生物钟的调节功能类似于“对表”。首先,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来确定当前时间;其次,不断校正生物钟时间,以强迫大脑适应一天24小时的生活。
  校正的过程中,阳光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志。在感受到光照的白天,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抑制睡眠激素的分泌,而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它们又取消“封锁”,从而让我们感受到阵阵睡意。实验还显示,除了阳光,闹钟的声音,甚至清洁车的声音都能够协助人们获知当前的时间,并按照环境调节生物钟。
  不过,如果没有阳光,调节效果还是会受到一定影响。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一半的盲人尽管有其他信息来判断每天的时间,但他们每天生活的周期仍然多于24小时。
  我们出生前,大脑的生物钟调节就已开始运转。事实上,母体内34周的胎儿已能通过感受照在母亲肚皮上的微弱光线,判断黑夜和白昼。这种“历史悠久”的调节工作,虽然能让人们适应外界环境,按时作息,但也有科学家指出,人类的衰老也在一定程度上由此引发。
  俄罗斯科学家亚历山大・利帕托夫把人的生活周期比作一根弹簧。人们不得不在大自然24小时的周期中匆匆行事,每天往前赶1小时,从而把自己的生物周期越压越扁。一旦来自外界的压力消失,比如进入假期,弹簧就会松开,人们也会从这种强制的生理节奏回归自己的生物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进入假期人们常常选择大睡一场。
  “我们不断对自己的机体施压,同自然时间抗争,所以一直都处在一种紧张状态。”利帕托夫说。他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会更快地衰老,寿命也会有所缩短。
  不过,尽管大脑每天都在努力调节自身的周期,但这样的工作并非完全精准。大约10%的人生物钟虽然调节到了24小时,但与日出日落的对应关系并不相符。有些人的生物钟如同“百灵鸟”,清晨伊始,大脑就完全活跃起来,比如陈景润、托尔斯泰。还有一些人只有在夜间才能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像鲁迅、福楼拜,他们都是著名的“夜猫子”。另一些人生物钟甚至根本没有被调节到24小时。2005年,台湾省高雄市一名大学生被诊断为“非24小时睡醒症候群”,因为他总是睡过头,没办法按时上课,即使勉强上学,也总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医生诊断后认为,他的生物钟停留在每天25个小时,因此入睡和睡醒时间持续后延了。
  对这些因生物钟调节不当引发的病症,医生常常使用一种光照疗法。在人们接近清醒的时间,即大脑生物钟里“刚起床”的时间,把病人暴露在比通常家用光源亮很多倍的光线下数小时,从而改变生物钟。现在,这种“人造白天”疗法也被用来缓解飞行时差的影响。
  尽管科学家普遍认同人体生物钟并非精准的24小时,但对具体的周期还存在一定争议。日本就有研究提出,确切的周期应当是24小时18分。不过,与此相比,最令科学家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进化的过程中人体的生物周期没有直接形成24小时,而是采用后期调节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呢?科学家猜测,当人类诞生的时候,地球自转的周期可能不是24小时。因为,过去的几十亿年间,地球的转速已经变化好几次了。
  (摘自《中国青年报》)

推荐访问:生物钟 人体 小时
上一篇:[多次B超对胎儿有影响吗等4则] B超对胎儿有影响吗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答疑]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