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药驱逐良药_过期药是假药还是劣药

来源:日本留学 发布时间:2019-08-20 点击:

  流通中的货币有一种现象――旧币驱逐新币。人们花钱购物,先把脏币、破币、残币花出去,而把没有污损的新币留在手。市面流通的污损旧币一多,银行便收回旧币,用新印的钱币代替。而新印钱币一流通,人们还是把用旧的次新币先花出去,又把新币留在手中。所以市面流通的钱币,总是破旧的多,新的少。
  上世纪40年代,天津中药行风变得非常糟糕,一些不肖之徒用劣质药品冒充好药,假借虚伪宣传,打着“物美价廉”的旗号,到处兜售。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民不聊生,苦日难熬,吃上顿没下顿,有病只能挺着。实在挺不下去了,也只能买一点价格便宜的药吃。于是不肖之徒的劣药大行其道,真正的好药因为价格贵一点,便无人问津。
  中药业有一句俗话――“丸散膏丹,神仙难辨”。中成药的真伪优劣,有很多即使用最现代的检测手段,也难以搞清楚。中药这一行,“偷手”很多,想掺杂使假,处处都能做手脚。中药是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中药行前辈一代又一代,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作为信条,相互诫勉,提醒后人不能见利忘义,丧了良心。
  自古以来中药同人靠江湖道义、师道尊严和商号信誉,实行严格自律。例如,做一料人参健脾丸,用18味草药,共重四斤九两,其中有三两是去芦头的人参。人参是人参健脾丸的主药,价格再贵也不能省,三两就是三两,过去没听说过有少投料的,也没有不去掉芦头的,更没有用参须代替人参的。因为少投人参,人参健脾丸就没有效力;带着芦头让人呕吐;参须不入脾经,只能生津止渴。40年代不肖之徒卖的人参健脾丸,非常便宜,因为他只用参须不用人参,有的连人参须也没有用。
  再例如做乌鸡白凤丸,按达仁堂的做法,别的不说,光是乌鸡这一味,就有不少讲究。长了杂毛的乌鸡不能用,太瘦太老的乌鸡不能用,做一料药,杀32只鸡,去掉毛、爪、肠,净重刚好超过42斤。其实,乌鸡品种纯不纯,谁能化验出来?就是连一只鸡也没有用,谁能知道?达仁堂的人十分传统,光知道按配本做药,知道这样做出的药才确有疗效。但是上世纪40年代达仁堂的乌鸡白凤丸卖不动,因为不肖之徒的药,价格仅是达仁堂的四分之一。
  中药行业传统上把从美国旧金山进口的牛黄,称为金山黄,把从印度进口的牛黄,称为印度黄,把国产的牛黄,称为京牛黄。京牛黄品质最优,做一料牛黄清心丸,用京牛黄十二两八钱八分,若用进口黄,必须重量增加一倍,才能确保疗效。上世纪40年代达仁堂的牛黄清心丸也卖不动,因为不肖之徒卖的牛黄清心丸,叫“双加料”牛黄清心丸,不明就里的普通市民以为“双加料”的牛黄多,而且价格比达仁堂低一半,所以都愿意买“双加料”。
  劣药驱逐良药。残酷的现实,让天津药商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依然我如我故,那就意味着把市场让出去,眼看着别人发财;如果随波逐流,跟着捞一把,那就意味着没有道德,不仁不义。当时天津大多数药商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宁可不赚钱,也不砸牌子,不坑顾客。也有少数药商,经不住诱惑,搞起了邪门歪道。
  旧时中药蜜丸,除安宫牛黄丸,参桂鹿茸丸等贵重中药外,均没有现成的包装。普通蜜丸装在瓷坛里,现卖现用纸包。有不法药商,明明知道瓷坛里装的是六味地黄丸,卖六味地黄丸包它,卖杞菊地黄丸也包它,卖麦味地黄丸还包它,卖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也无不包它。
  还有的药铺那时候推出一种“新药”,叫作“万病丸”,自吹自擂包治百病,而且用料如何贵重,售价如何低廉。其实那不过是用山药、山楂、陈皮之类打粉做成的丸状物,不是药,也治不了任何病。
  中成药市场劣药驱逐好药,倒霉的不只是药铺,卖药材的药庄、药行,生意也不好做了。过去做药材生意,到产地收购上等货,因为货好才好销。现在不成了,上等货不好卖,卖人参不如卖参须,卖厚朴不如卖厚朴刮下的粗皮,卖麻.袋上层的块状货,不如卖麻袋底层的碎渣。原因很简单,好药材贵,做出成药不赚钱。那一时期,药材市场弄虚作假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广角是用水牛角制作的,有的羚羊角是用山羊角制作的,有的用桂麻冒充天麻,用茨菇冒充贝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劣药驱逐好药,是不正常的现象,不会长久存在。在人们卫生医疗难以保障,买药须节衣缩食的情况下,劣药才有市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一长,人们也能琢磨出其中的不正常,上当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人们会想,药价比有品牌的药商低了这么多,而做宣传做广告花费又那么大,这钱从哪儿来?不是偷工了,就是减了料。这样的药,还能治病?

推荐访问:良药 驱逐
上一篇:知法懂法守法手抄报【就医需懂法】
下一篇:做孩子的心理医生(三)|孩子心理医生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