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饮食养生法 孔夫子的饮食养生法

来源:英国留学 发布时间:2019-08-20 点击: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食文化的核心,古来将“吃”列为人的第一本性和根本诉求。如何吃好而利于养生呢?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记载了关于吃饭的十二条规矩。值得我们在饮食养生方面借鉴。
  第一,“食馇而儡,鱼馁而肉败,不食”。谴:指食物经久发臭。儡:指食物经久而味恶。两字的意思是指食物已经超过了它应有的保质期和保存期;鱼、肉腐烂变质称为“馁”和“败”,这些食物不可食。
  第二,“色恶,不食”。食物改变原来的颜色,说明已经从内部开始腐烂变质了,这样的食物不可食。
  第三,“臭恶,不食”。有些食物的气味已经变得恶臭而不可闻,这是食物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腐败变质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食品中的油脂酸败,产生一种恶臭气味,这样的食物不可食。
  第四,“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古代祭祀典礼都要用猪、牛、羊为祭品,称为“三牲”。这些祭品要在祭坛上放置到第二天才可以被拿下来。如果这些祭祀肉品超过三天,即不可食。
  第五,“沽酒市脯,不食”。指从街市上买来的酒和熟肉、干肉,其内在质量让人不放心,故应不食或慎食。 第六,“失饪,不食”。是指烹饪的食物火候不足,夹生、未熟,或者火大过头,均不符合饮食营养的要求,这种“失饪”之物不食。
  第七,“不时,不食”。孟子曾对孔子饮食有规律称赞有加,日:“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孔子吃任何食物,都要注意节气时令和具体时间。这里所说的“时”,一是指一日三餐,都应该按时按点,规律用餐;二是指具体的时令节气,每种蔬菜、水果都有各自的生长季节,应按食物的时令节气食用。已经过了季节的果蔬不食。
  第八,“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是说,在餐桌上,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很多,但应该有所节制,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食物的比例,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 ’
  第九,“不撤姜食,不多食”。孔子一年四季饮食不离姜,有每次饭后嚼服生姜数片的习惯,但“不多食”。生姜亦食亦药,自古就被养生家视为保健良药。但生姜吃多了,可伤阴助火,升高血压,对身体不利。
  第十,“不得其酱,不食”。在孔子那个年代,炖肉时都要放些各式各样的酱,不同食物的烹饪也要搭配不同种类的酱。孔子对“不得其酱”的食物不食。
  第十一,“割不正,不食”。这一条有多种解释,有的说肉割得不方整;有的说不按部位宰割;有的说不按先割后切的规范操作,都归为“割不正”,凡这样的肉,孔夫子皆不食。
  第十二条,“食不语,寝不言”。这条符合饮食养生的要求。凡是吃饭、睡觉的时候,都不要说话。吃饭时叨叨絮语,大声喧哗,既不文雅,也有悖于饮食卫生,影响进餐,不利消化。当然,吃饭时也不是绝对不可说话,但还是少说为佳。

推荐访问:孔夫子 养生 饮食
上一篇:【维生素B2能防偏头痛】维生素B2能治疗偏头痛吗
下一篇: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好么【口服红霉素注意事项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