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中国血液病论坛

来源:校园招聘 发布时间:2019-04-20 点击:

  [摘要] 目的 对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128例血液病患者根据其常见种类分为四组:急性白血病(AL)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骨髓增生异常(MDS)组,各组相同年龄段每次均输入相同容量、相同血小板数目的血小板,输注次数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每次输注24小时后观察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 AL组的有效率为75.6%,AA 组的有效率为72.5%,ITP 组的有效率为52.3%,MDS组的有效率为65.8%,具有统计学意义(P20%或CCI>4.5×109/L判断为输注有效。未达到者为无效。PPR=(输注后的血小板数-输注前的血小板数)×全血容量×100%,全血容量=体重(kg)×0.075。CCI=(输注后的血小板数-输注前的血小板数)(109/L)×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体表面积=0.0061×身长+0.0128×体重(kg)-0.1529[3]。
  2 结果 AL组的有效率为75.6%,AA 组的有效率为72.5%,ITP 组的有效率为52.3%,MDS组的有效率为65.8%,具有统计学意义(P

推荐访问:血小板 病患者 临床 血液
上一篇:【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术采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诊断的护理】 胸腔积液是什么引起的
下一篇:甲型H1N1流感中医治疗疗效分析|甲型h1n1流感中医治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