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来源:中考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

  [摘要]目的希望通过对本院12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病因和治疗方案选择的分析有利于减低该病的致残率。方法 本文通过对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住院的12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溶血性疾病(占40.8%)为最常见病因,另一大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占28%),除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行手术治疗和1例Rh溶血病患儿予换血治疗以外,其余予病因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溶血患儿给予激素、静滴白蛋白及肝酶诱导剂等其他对症处理,患儿治愈率达97.6%。仅有患儿中有3例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警告期,其中2例3个月后发现听力障碍,1例6月后被诊断为脑性瘫痪。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的常见病,虽然大都预后良好,但也有进展成核黄疸导致死亡或严重后遗症的发生,对其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利于减低该病的致残率。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治疗;转归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044-01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 在广州地区尤为明显。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游离胆红素即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并对其产生毒性作用。足月新生儿总血清胆红素浓度≥221umol/L(12.9mg/dl) 称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新生儿总血清胆红素浓度≥257umol/L( 15 mg/dl) 称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本文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12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该类患儿的诊治提供临床经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以诊断高胆红素血症收治入院的新生儿125例。其中男73例,女52例,足月儿85例,早产儿40例,出生体重 4000 g 15例。顺产85例,剖宫产40例。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36例,24~72 h内出现黄疸75例, 72 h后出现黄疸14例。所有患儿来我院之前都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1.2 患儿入选标准
  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中至少一项[1]: ①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 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21 umol/L(12.9mg/dl) ,早产儿> 257 umol/L ( 15 mg/dl) ,或每日上升> 85 umol/L (5mg/dl); ③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④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 2周,早产儿> 4周; 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 umol/L (2 mg/dl)。
  1.3 病因及相关因素
  (1)溶血性疾病51例(占40.8%),其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31例(占24.8%), ABO 溶血病19例(占15.2%)、Rh溶血病1例(占0.8%); ( 2)感染性疾病35例(占28%),其中败血症1例(占0.8%)、肺炎31例(占24.8%)、脐炎3例(占2.4%);(3)酸碱水电解质失衡5例(占4%);(4)母乳性黄疸18例 (占14.4%);(5)新生儿窒息11例(占8.8%);(6)其余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1例,红细胞增多症1例,新生儿肝炎3例。
  1.4 治疗与转归
  除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行手术治疗和1例Rh溶血病患儿予换血治疗以外,其余123例患儿均给综合治疗。入院后根据病因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溶血患儿给予激素、静滴白蛋白及肝酶诱导剂等其他对症处理。凡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采用蓝光照射,照射时间为18~72 h,并予供能、中成药及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等综合治疗, 并予开塞露灌肠通便减少肠肝循环,疗效良好。最后黄疸消失,胆红素恢复正常,治愈患儿为120例,治愈率达97.6%。123例患儿中有3例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警告期,其中2例3个月后发现听力障碍,1例6月后被诊断为脑性瘫痪。手术治疗与换血治疗的2例患儿预后均良好。
  2 讨论
  新生儿高胆是新生儿科常见疾病之一。高胆红素血症绝大多数为间接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有一定神经毒性, 可透过生物膜及血脑屏障, 引起胆红素脑病, 导致中枢神经受损, 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听力障碍和脑瘫。近年来,随着对高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发现血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而且也会对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以及血液、免疫等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
  血清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主要有溶血、窒息缺氧、感染、早产以及围生期各种病理因素和母乳性黄疸。本组患儿病因包括溶血性疾病、感染、酸碱水电解质失衡、母乳黄疸等,以溶血性疾病(占40.8%)为最常见病因。溶血的病因在广东地区主要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其次为ABO 溶血病, Rh溶血则少见。另一大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占28%)。一般黄疸出现后24~72 h内进展迅速,就诊时有可能已出现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症状,嗜睡、拒食及反应转差等,该类患儿需要及时就诊,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而对脑的损伤与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长短呈正相关,血清总胆红素值增高是促发胆红素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早产、窒息、缺氧、感染与溶血症、低蛋白血症等因素也是促发胆红素脑病的重要因素[3]。本组患儿有3例发展成为胆红素脑病警告期,2例3个月后发现听力障碍,1例6月后被诊断为脑性瘫痪,故早期干预、预防神经系统受侵袭、杜绝胆红素脑病发生是治疗的最终目的。胆红素脑病发生取决于脑内胆红素水平,而脑内胆红素水平不但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相关,也取决于患儿的血脑屏障功能状态,在一些病理因素影响下, 血脑屏障开放,胆红素处于较低水平时亦可以发生脑病[4]。
  蓝光疗法可使游离胆红素结构改变,水溶性增加,从而排泄增多,方法简便安全,是高胆治疗的首选。但是如果光疗后胆红素水平不下降或继续升高,可能有溶血的发生,不主张继续光疗[5]。胆红素和白蛋白的联结是影响胆红素毒性的重要因素,酸中毒可增加胆红素的毒性[6],故静脉输注白蛋白增加白蛋白与游离胆红素的联结及碱化血液都是降低胆红素毒性的有效方法。
  总之,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的常见病,虽然大都预后良好,但也有进展成核黄疸导致死亡或严重后遗症的发生,对其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利于减低该病的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陈盛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和治疗[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96-98.
  [2] 张新利,肖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脏器损害[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7, 22 (4) : 254 - 256.
  [3] 袁毅,何业健,叶贞志.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62例临床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 22(3):174-176.
  [4] 张立春. 7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分析及防治[J]. 中国临床研究,2010,23(3):206-206.
  [5] 夏振炜,俞善昌.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中毒性脑病的诊断和防治[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58-160.
  [6] 陈新. 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2 ,8.

推荐访问:胆红素 新生儿 血症 临床
上一篇:急性种子包衣剂中毒100例临床分析:种子包衣剂中毒什么症状
下一篇:出生缺陷_婚前医学检查率变化与出生缺陷发生率关系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